溯源-越剧的孕育时期 - 越剧之家

溯源-越剧的孕育时期

14-07-10

  

                        越剧诞生地嵊县(现嵊州市)


     1.地理与经济。

蜚声中外被誉为江南奇葩的越剧,诞生在浙江省嵊县(古称剡县)。

嵊县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著名剡溪横贯县中。东毗余姚、奉化市,南邻新昌县、东阳市,西连诸暨市,北接绍兴、上虞市。东屹四明山,西当太白山,南傍天姥山,北峙嶀山。在群山环抱之中,县城设其中。


嵊县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乡小县。旧时经济落后,几乎没有工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难自给,广大农民生活困苦。女的当童养媳、做保姆、当童工,男的离乡背井去“杭嘉湖”地区做长工、打短工,有的做了入赘女婿,而更多的是兼营手工业,苦苦挣扎在饥饿线上。


2.文化与艺术。


嵊县文化历史悠久。剡溪两岸,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称。历代高贤名流慕名剡城游览赏景者甚多。公元731—735年,伟大诗人杜甫游剡溪,作《壮游》赞曰: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


公元742年,大诗圣李白游剡溪到剡城,作《别储邕之剡中》,诗中道: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又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赞美道: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昼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


白居易、陆游也曾驾舟游览剡溪,写下了不朽之作《剡江游记》和《嵊州赋》,以美丽的词藻赞美剡溪两岸风景佳丽。游历嵊城的还有王十朋、朱熹、徐渭、王安石等。而王羲之、许洵等相继到剡定居。戏祖汤显祖也曾到嵊,作有《未抵嵊数里阻雨仙岩诘朝留新昌作》名篇。众多名家莅临剡地,带来了中原文化,促进了嵊地文化的发展。


嵊县流传着古老的傀儡班、目连班、徽班、乱弹班、调腔班、高腔班以及孟姜班和鹦歌班,外来艺术在嵊开花结果,由来已久。


嵊县民间音乐歌舞,比比皆有。民乐有辕门、妒花、绣球、十番、节诗、将军令及民歌看牛调、五更调、工尺调、双看相调、三番十二郎调和宣卷调、道情调等。民间舞蹈有狮舞、龙舞、仙鹤舞、菜瓶舞、高跷、荡湖船、练嘴行、回头拜、调五马、大头和、哑背疯,以及翻表、叠罗汉等。这五花八门的民间音乐歌舞,有一村一班,也有一村数班,在各种节日、庙会开展活动,各显神通。


嵊县还有许多道士班(俗称“野道士”)、药师班(人叫“野和尚”),成员都是会吹拉弹唱、为丧家做道场、以赚钱为目的的农民。


戏客班,成员多为农村中的小知识分子,平时喜吹拉弹唱,以自我欣赏自我娱乐为宗旨,但遇亲朋好友操婚寿喜事,相邀之下,也去演奏助兴。


吹唱班,以堕民、丐户(小百姓、轿夫)组成,专为婚丧家作仪仗吹打演奏而服务于人的专业组织。但也有临时拼凑的。


越剧诞生后,上述各班中,很多人成为戏班乐师或教师。


以上种种艺术形式,遍布剡江两岸各地。由于嵊地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保保有庙,庙庙有舞台,农闲秋后、逢年过节,戏班演出不绝,到处可闻锣鼓琴弦管乐声、戏文高歌声。


越剧,就在嵊县这块肥沃的艺术土壤中孕育、诞生。



                   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


    “落地唱书”是越剧的前身。它是在“田头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可分两个阶段:前阶段,即低级阶段为“沿门唱书”,后阶段即高级阶段为“走台书”。先后共经历了五十多年,由单纯的自娱歌唱,发展成半职业、专业演唱的别具一格的曲艺艺术。

1.沿门唱书。

嵊地能歌善唱很有才华的民歌手很多,据可查的资料表明,约在清咸丰元年(1851)前后,甘霖马塘村农民金其炳,就是位聪颖的歌手,他能唱牧牛山歌、民间小调、工尺调、宣卷佛曲调等。他很会创新,常在田头歇息和夏天夜间纳凉时唱山歌,把宣卷佛曲和工尺调混合编唱,并把佛曲帮腔衬字“南无阿弥陀佛”改为“箫经”中的“四工上合尺”。他本人自称是新创的曲调,后称“四工合调”。但听众初听时,既不像宣卷,也不像工尺调,称其“四不像”曲调,而事实上正如金其炳徒孙金文潮在1959年所说:“四工合调是我们师公化出来的。”该曲调成为日后“落地唱书”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曲调。

金其炳的即兴创造能力很强,能见物唱物见人唱人。在春节时,他唱道:


正月里来喜洋洋,  


家家户户放炮仗。


店王财主吃鱼吃肉,


穷苦人家喝粥喝汤。


他在田畈劳作见姑娘时唱:


前面走来两个大姑娘,手拎香篮去烧香。


此时姑娘听是唱自己,心慌意乱,快步走去,不小心绊了跤。金接唱:


心急慌张一脚板,屁股跌得两瓣生(嵊县方言读sang)。


金唱得好,许多村里人拜他为师学唱。


晚清辰光,嵊地旱涝灾害不断,老艺人王海金曾说:“晚清时,嵊县农民十之六七破产,生活难过。”加上田赋捐税,民不聊生,逃荒求乞者无数。在这历史境况中,于1863年前后,部分破产的农民,演唱赖以生存的民间曲艺,于是越剧的“母亲”—“落地唱书”的雏形“沿门唱书”产生了。


金其炳与徒弟们不愿逃荒,也不肯沿门求乞。他们仿效乞丐头“扫地佬送元宝”的形式,挨门挨户去卖唱。扫地佬的念板是:


正月里来新春头,


堂前高挂福禄寿。


扫地佬手拿金扫帚,


一扫扫到店王大门口。


金扫帚,扎啦啦一扫帚,


元宝扫到店王师娘房里头。


店王师娘连忙拿来大扫帚,


扫扫起来满畚斗。


……


金其炳他们沿门挨户卖唱的是“四工合调”,手里拿根长烟筒,随便地打着节拍,其唱词多为四句八对利事话。如:


中堂高挂玉麒麟,麒麟送子喜临门。


天官赐福玉如意,如意门庭照财星。


又如:


日出东方暖洋洋,新年新春喜气扬。


财源茂盛达三江,五谷丰登粮满仓。


这些彩头话与扫地佬送元宝的念板异曲同工,所以人们愿送片年糕或给个小粽子,以求吉利,并称其为“沿门唱年糕”,但也有人贬称“讨饭佬唱年糕”。而事实上,金其炳及徒弟们靠卖唱吃“百家饭”与“讨饭”无异,是“变相讨饭”,可卖唱者不承认,且冠以“沿门卖唱”。沿门卖唱是在人家檐下门前站在地上唱,故又名曰“落地唱书”。


由于这种唱书简单易学,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不多时,剡溪两岸仿效的农民甚多,到处可见身背钿褡、手拿长烟筒的沿门卖唱人。


                            落地唱书的南、北派

     1.南、北派的起因。

嵊县境内的剡溪,上接长乐江,下接曹娥江,从上游到下游,横穿全境,把嵊地划成两大块。

落地唱书艺人均生长在剡江南北两岸。

原在余杭县唱书的艺人金芝堂,艺技精湛,深受听众喜爱。余杭著名的茶馆岳阳楼老板为争赢利与金签订合约,定于1879年春节进楼唱“灯书”(旧历正月初四至十五日为灯节,在灯节唱书曰唱灯书)。

该茶楼历来是“杭帮”(杭州地区唱书人)的唱书阵地,今被“绍帮”(指嵊县唱书人)占领,“杭帮”人认为是同行不义,夺走“饭碗”。便仗地头之势,召集人马,闯岳阳楼,将金赶出楼去。

金气愤难平,联络在余杭唱书的相金堂、金水清、相来炳、倪生标、张国森等人,以牙还牙,欲夺回岳阳楼。但倪生标、张国森等认为强龙不压地头蛇,劝金芝堂息事宁人。但金等人认定,树要皮人要脸,哪怕吃官司坐牢监也要争口气,决不丢嵊县人脸面。倪生标、张国森等中途退出。在“杭帮”与“绍帮”人争唱书地盘的“岳阳楼打架”事件中,金以打架罪被抓入牢。相金堂等不服,上告到杭州府。金以与老板有签订合约为凭,赢得官司,被无罪释放,并为嵊县唱书艺人争得在杭州地区唱书的合法地位。

由于倪生标、张国森等人在岳阳楼争斗中中途退出,被众艺人认定是无情无义的“软骨头”,不再允许他们到杭州地区唱书。说来也巧,所退出的人,均为家居剡溪南岸的艺人,故而以是否参与“岳阳楼争斗”为分水岭,参与者即家居剡溪北者为“北派”,不参与者即家居剡溪南者为“南派”。

2.南、北派的不同风格。

艺术风格的“派”是由各种因素形成的,“落地唱书”南、北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不同的文化经济。由于南、北派艺人存有偏见,很少往来,更无相互交流。演出区域南派多在“上八府”(浙东绍、宁、台、金、衢、严、温、处),北派常在“下三府”(浙西杭、嘉、湖)。听众喜爱有异,唱书艺人按听者不同要求而演唱,形成不同特色。

南派艺人多居剡江南丘陵地带,人口稀少,文化经济较落后贫困。北派艺人多生长在剡江北大平原大村镇上,人口多,文化经济较发达。文化知识、思想见识之差异,影响着唱书艺术风格之不同。

(2)不同的书目。由于以上的原因,在书目上各有选取,北派艺人多看传书,常阅卷本,从中改编了许多如《双珠凤》、《四香缘》、《玉蜻蜓》等长篇大书。南派艺人书目则多从“鹦歌班”、“东阳班”移植,如《黄糠记》、《剪刀记》等。书目内容不同,造成演唱风格各异。

(3)不同的曲调。南派唱曲是以其师祖之一张国森首创之[哀哀调]为主。而北派艺人唱曲则是“落地唱书”创造者金其炳首创的[四工合调]。曲调不同,决定了演唱风格不同。

综上所述,由于多种原因,又随着时间的流逝,久而久之,形成了南、北两派。但是在“岳阳楼争斗事件”若干年后,北派艺人新创[呤哦调],革新演唱形式,大受听众欢迎,相邀演唱者,多得难以应付。北派艺人便主动请南派艺人来“下三府”助阵。

南派艺人历来较保守,首创的[哀哀调]“只传媳妇不传女”,故无创新,各方面停滞不前,到杭嘉湖地区后便自觉向“北派”学习,遂合二而一。


                                “落地唱书”的曲调

      1.[四工合调],是在当地道士宣卷调、忏经佛曲的基础上,吸收牧牛山歌和外地同类唱调,由嵊县马塘村农民金其炳创立的。

[四工合调]具有高昂明快的牧歌音调及委婉起伏韵味醇厚的帮腔曲调,并由主唱、接调(帮腔)两部分组成。主腔部分的腔句有“起调腔句、上下句、掼调转句”三种形式。接调帮唱部分腔句,接在起调腔句后面,作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腔句;接在掼调转句后面可作为间歇过渡,可代作落调(过门)腔句。

[四工合调]没有独立性专用起调落调,其上下句的平叙腔句,因旋律偏高,字位紧,节奏促,致使唱不到几句就要间歇,缺乏无限反复的平叙功能。所以说,它是“起、平、落”结构的变体(见曲例1)。

曲例1:[四工合调]

勿要唱勿要唱偏要唱

选自《蚕姑娘》唱段

周玉泉传唱  周大风记谱  裘少春仿唱

勿要唱勿要唱偏要唱,

正月里头高兴猛。

(四合合尺工上尺格工六尺工上四嗬格合)

(那么)金姑娘来银(啊)姑娘,

姐妹双双同(啊)商(格)量,

要到(末)灵隐天竺(啦)去烧(啊)香。

姐点蜡烛妹(呀)点香,

点起蜡烛闹洋洋,

点起(格)香来是喷(啊)喷香。


2.[哀哀调],是根据嵊地妇女委婉凄切、催人泪下的悲哭声又吸收其他曲调而创成,因帮唱中用了“哀呀哀哀呀”的唱词而名[哀哀调],由嵊县中高村南派艺人张国森所创。

[哀哀调]的词格和腔格,领帮式唱法的组合,十分严密。但无无限反复的平叙腔段,缺乏说唱性。对十字格、七字格为主的落地唱书很不适应。而张国森“只教熄妇不教囡”,故唱者少,流传面小(见曲例2)。

曲例2:[哀哀调]

                           《天官赐福》

             张香岳传唱  项管森记谱  裘少春仿唱

 

                 天官(哪)赐(啊)福在(啊)堂前,

                 福寿双全(哪嗳)福寿双全。

                 福禄寿喜在两边(啊),

                 我看老寿星(啊)喜笑盈盈(哪哀),

                (哀呀哀呀)喜笑盈盈。

                 家住在(呀)宁波府里慈(啊)溪县,

                 唱一支新闻(哪嗳)唱一支新闻。

                 新闻唱的哪一家(呀),

                 唱的蒋家大门(啊哎),

                (哀呀哀呀)蒋家大门。

                 蒋总令(呀)总令之子蒋元庆,

                 身入红门(哪嗳)身入红门。

                 蒋元庆(啊)年方二九十(啊)八春,

                 还未娶亲(哪嗳)还未娶亲。

                 定亲先生拣日春(哦),

                 拣在四月初八去(啊)娶亲,

                 闹热盈盈(哪哎哀呀哀呀)闹热盈盈。

   3.[呤哦调],开拓了平叙性腔句,“起、平、转、落”的结构也较严密,便于说唱长本书目。“呤哦调”有长短不同的三种接调帮唱形式,可以根据间歇、起调或落调的不同需要而灵活选用,而且低平舒展、容易上口,为越剧基调的说唱性、越剧基调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嵊县马塘村北派艺人金芝堂创立。

[呤哦调]产生后,由于南、北派唱书艺人演唱方法和所吸收的养料不同,派生了“呤哦南调”和“呤哦北调”。

“呤哦北调”是宫调式,起、平、转、落结构。在[呤哦调]基础上吸收俗曲小调发展而成。在演唱上鼻音味浓,犹似闭着嘴巴唱,故称“闭口调”。一唱一接,醇厚而舒展,说唱性强(见曲例3)。

曲例3:[呤哦北调]

                       要唱一只香荷包

                        选自《绣荷包》

                    刘金招传唱  项管森记谱

 

                 要唱一只香(啊)荷包,

                (呤哦呤哦哇啊格哦啊呤呤哦郎啊哎)

                 虫入风中飞(呀)出(得)鸟(哎哦哎哦哎),

                 七(啦)人(啊)头(呀)上出(啦)青(哎)草(哇)。

                 大雨落在横(啊)山上(啊),

                 半个朋友(倒)不(啊)见了,

                 风花雪月四(啊)个(啊)字,

                 走出学生赵文标。

                (啊格呤哦呤哦哇啊格呤啊呤呤哦呤啊啊哎)


“呤哦南调”也是宫调式,起、平、转、落结构,并吸收牧牛山歌成分而创立。帮腔者往往在掼调转句的末一字后面,加上“啊”、“喔”、“嗳”等开口音衬字,故称“开口调”。这种帮腔声,犹似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喊风助兴,又称“喊风调”。一唱众帮,明快而秀丽,歌唱性强(见曲例4)。

曲例4:[呤哦南调]

初上香来珠泪连

                         选自《玉连环》

                      竺芳森传唱  项管森记谱

 

                      初上香来珠泪(啊)连,

                      眼泪如珠落(啦)胸(啊)前。

                      我道是,十五十六团圆(啊)月,

                      正要团圆缺(啦)半(啊)边(啊),

                      (啊呀哎哎)赵(啊)郎我的夫(啊)。

                      (啊格呤哦啊呤哦依郎哎)



              “落地唱书”的代表人物

“落地唱书”的好手很多,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出身,生活基础厚实,见识广,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浓厚的嵊县的乡土气息,语汇的情趣性极强,既形象又生动。在描写和刻画人物上,由于书目多是从传书、唱本和卷书上移植来的,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往往是集传、唱、卷书之精华,充分发挥,把人物性格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对环境给予大量的渲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扣人心弦。

唱书艺人分南、北两派,南派的唱书名人极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祖师倪生标,他是嵊县剡溪南边人,因年代已久,南派传人很少,无法知其生卒年月,但从他的师兄弟张国森的书目中可知其生平艺术。

张国森,嵊县中高乡中高村(蛟镇)人,他的唱书特点,除上述所说的共同点外,唱腔明快秀丽,歌唱性强,悦耳动听。而在书目的表演上朴实无华,语言上运用嵊县歇后语多而又诙谐生动,形象化,立体感强,代表书目有《赖婚记》、《十件头》等(详见名人篇)。

“北派”唱书艺人,由于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故书目繁荣,人才辈出,名人极多,除金芝堂、相金堂两位祖师外,还有相来炳(相金堂弟)、金水清(金荣水师)、张金魁等等。另有“三堂不如一祥”之说,即金芝堂、相金堂、汪福堂不如竺惠祥。但据笔者在20世纪从50年代始到90年代末数十次的普遍查访,却没听说有汪福堂和竺惠祥之人,何况此说始于1953年,当时唱书艺人也只是传闻,可能是属“传说”。为此,只把金芝堂、相金堂两位师祖作一简介。

金芝堂,男,原名永知,字和林,浙江嵊县马塘村人。1860年生,幼时补鞋为业,喜文娱,拜本村金其炳为师学唱“落地唱书”。系“落地唱书”师祖(详见名人篇)。

相金堂(1858—1902),男,原名相来鑫,浙江嵊县下相村人。以农为生,兼做蚕子生意,喜爱歌唱,拜金其炳为师唱“落地唱书”,成为“落地唱书”师祖之一(详见名人篇)。


                                南、北派前四代师承录

南派

友兴

张国森 倪生标

袁生木      石玉明(子)

白玉梅  颜焕生

钱景松  

支苏运  支金相

王凤祥      王永春

袁福生      高金灿

谢大炮      谢紫云

袁闻山

吕岳标      高樟根

金福第      小和尚   王玉鲁

袁伯泉      俞逸相   俞柏松

高炳火      俞月香   俞月花

李世泉      陈玉桂   俞存嘉

李茂正  

张忠德

张孝培

张岳进(五子)

张岳香(四子)

张岳鸣(三子)

张岳亭(次子)

张岳煊(长子)

闻执法      刘金招

公众微信号:iyueju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