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芳 - 越剧之家

毕春芳

14-07-14

  

毕春芳,1927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其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擅长演喜剧。唱腔吸收融合了尹桂芳、范瑞娟的音调,嗓音清脆而富有弹性,自成一格,被称为“毕派”。毕派的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董蓓芬、毕继芳、张镇英

1个人资料

姓名:毕春芳

生日:1927.7.14

籍贯:浙江鄞县

职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艺术角色:越剧小生

艺术成就:越剧流派毕派创始人

2人物概述

毕春芳,毕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毕春芳,籍贯宁波,生于上海,12岁入鸿兴舞台学戏,1948年参加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后转入范瑞娟、傅全香领衔东山越艺社。1950年与戚雅仙搭档共组合作越剧团,二人进行了长达半世纪的合作。她在唱腔和表演上向范瑞娟学习,后又吸收了尹桂芳的某些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唱腔形成独自的风格,被公认为“毕派”。

毕春芳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具有粗犷的男性特点。她的嗓音脆亮,音域较宽,底气充足,唱腔中常出现一种切分符点音型,因此行腔棱角分明,音调富有弹性。她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并强调重音处理。她能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使唱腔呈现不同色彩。譬如在《龙凤花烛》中,她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前半场是软弱多病的施文宗,唱腔低徊抑郁,暗淡深沉;后半场是才华出众的书生鲁玉亭,唱腔以明朗纯朴、流畅洒脱为主,尤其是“读信”这段[尺调腔· 中板]转[清板],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动人。

毕春芳在创腔时,根据塑造人物需要常吸收越剧其他流派、行当和兄弟剧种的音调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中,使唱腔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如《三笑·点秋香》中的起腔“秋香姐姐呀”,吸收的是传统名剧《盘夫》中旦角严兰贞的起腔“官人啊”的音调略加变化,使唐伯虎潇洒飘逸的形象更为鲜明;《玉堂春》“孤身独栖关王庙”中的“大雪纷飞……”吸收了江南曲艺苏州弹词的某些因素,呈现出凄切苍凉的气氛。《光绪皇帝》中借鉴了黄梅戏的音调,《血手印·法场祭夫》中借鉴了京剧的曲调成分。这种吸收、借鉴拓展了毕派本身的表现力,使其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

在《卖油郎》中,她塑造的是一位的卖油郎秦钟的形象,性格善良质朴、厚道诚实,唱腔在洒脱飘逸中含有畅快悠扬的韵味,如“耳听得四更响”这一唱段,用[尺调腔·男调板],非常别致地表现了秦钟憨厚的性格。毕春芳尤其擅长表现喜剧人物,善于在唱腔中运用夸张多变的唱法处理,使曲调活泼、轻松、诙谐,妙趣横生。这是毕春芳唱腔的独到之处。这种风格在越剧中不多见。如她在《王老虎抢亲·戏豹》和《三笑·点秋香》等唱段中,就是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获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点秋香”中的“相爷堂内把话传”这段[四工腔]爽朗流畅,唱中夹白,许多业余爱好者经常演唱。

毕派的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董蓓芬、毕继芳、赵海平、徐宁生、张镇英、徐文芳、丁素芬、阮建荣、丁小蛙、杨童华、孙建红、李晓旭等。

3艺术人生

1940年进上海鸿兴舞台科班学艺。

1943年满师后,先后与邢竹琴徐天红王文娟裘爱花金艳芳等搭班。

1946年参加徐天红组织的天红剧团

1948年参加雪声剧团

1949年进东山越艺社唱二肩小生。

1951年加入合作越剧团,与戚雅仙长期合作。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人物形象。颇有影响的戏有:《血手印》、《林冲》、《越王勾践》、《祝福》、《红色医生》等。

1980年起,在静安越剧团先后排演的《光绪皇帝》、《卖油郎》和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等剧目中,塑造了光绪皇帝、卖油郎、格洛梅王子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1983年至1989年间,5次赴香港演出。

1986年她的舞台艺术集锦,由江苏电视台拍摄成3集电视艺术片《春华秋实皆芳菲》,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电视剧"长城奖",并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星光杯”优秀电视戏曲艺术片奖和优秀演出奖。

1989年5月赴美国演出。

1995年毕春芳演唱的《血手印》,获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三届“金唱片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之后,毕春芳受聘于静安文化馆青年越剧团,为其艺术顾问。

4艺术特色

毕春芳的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擅长演喜剧。唱腔吸收融合了尹桂芳、范瑞娟的音调,嗓音清脆而富有弹性,自成一格,被称为"毕派"。

毕春芳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具有粗犷的男性特点。她的嗓音脆亮,音域较宽,底气充足,唱腔中常出现一种切分符点音型,因此行腔棱角分明,音调富有弹性。她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并强调重音处理。她能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使唱腔呈现不同色彩。譬如在《龙凤花烛》中,她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前半场是软弱多病的施文宗,唱腔低徊抑郁,暗淡深沉;后半场是才华出众的书生鲁玉亭,唱腔以明朗纯朴、流畅洒脱为主,尤其是“读信”这段[尺调腔· 中板]转[清板],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动人。

毕春芳在创腔时,根据塑造人物需要常吸收越剧其他流派、行当和兄弟剧种的音调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中,使唱腔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如《三笑·点秋香》中的起腔“秋香姐姐呀”,吸收的是传统名剧《盘夫》中旦角严兰贞的起腔“官人啊”的音调略加变化,使唐伯虎潇洒飘逸的形象更为鲜明;《玉堂春》“孤身独栖关王庙”中的“大雪纷飞……”吸收了江南曲艺苏州弹词的某些因素,呈现出凄切苍凉的气氛。《光绪皇帝》中借鉴了黄梅戏的音调,《血手印·法场祭夫》中借鉴了京剧的曲调成分。这种吸收、借鉴拓展了毕派本身的表现力,使其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 在《卖油郎》中,她塑造的是一位的卖油郎秦钟的形象,性格善良质朴、厚道诚实,唱腔在洒脱飘逸中含有畅快悠扬的韵味,如“耳听得四更响”这一唱段,用[尺调腔·男调板],非常别致地表现了秦钟憨厚的性格。

毕春芳尤其擅长表现喜剧人物,善于在唱腔中运用夸张多变的唱法处理,使曲调活泼、轻松、诙谐,妙趣横生。这是毕春芳唱腔的独到之处。这种风格在越剧中不多见。如她在《王老虎抢亲·戏豹》和《三笑·点秋香》等唱段中,就是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获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点秋香”中的“相爷堂内把话传”这段[四工腔]爽朗流畅,唱中夹白,许多业余爱好者经常演唱。

5代表作品

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人物形象。颇有影响的戏有:《血手印》、《林冲》、《越王勾践》、《祝福》、《红色医生》等。

她的《白蛇传》、《玉堂春》、《梁祝》、《王老虎抢亲》、《三笑》、《光绪皇帝》、《卖油郎》以及《林冲》中“风雪山神庙”、《龙凤花烛》中的“鲁玉亭读信”等唱段,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盒带和唱片。其中《王老虎抢亲》、《三笑》,又由上海声像读物出版社录制成全部电声伴奏向国内外发行。

6流派传人

毕派的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董蓓芬、王丽珍戚小红、毕继芳、张镇英徐文芳、丁素芬、丁小蛙、赵海平、杨童华徐宁生阮建绒孙建红李晓旭等。

7活动年表

1957年到1995年

1957年6月15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十八日: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班举行

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班在沪举行,参加学习的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的部分主要剧种的主要演员。越剧界主要演员姚水娟徐天红许金彩毕春芳陈金莲张云霞等参加。上海班由周信芳负责。

1958年2月1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十三日:合作越剧团首演《王老虎抢亲

合作越剧团瑞金剧场上演了古装喜剧《王老虎抢亲》,由红枫编剧,李卓云导演,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潘笑笑主演。

1992年12月6日下午二点在南京大行宫会堂举办《火车头越剧毕派艺术欣赏会》

众所周知,建国后铁道部以伟人冠名的火车头的是“毛泽东号、周恩来号、朱德号、刘少奇号”四大机车头。

用火车头这一特殊的称号冠名戏曲演唱会应该说是没有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二十年前在南京举办的演唱会就是用火车头冠名的,《火车头越剧毕派艺术欣赏会》。

这次欣赏会是由上海铁路局原南京铁路分局工会和南京东机务段工会联合主办的,南京市文化局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梨园内外》栏目、上海市静安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浙江嘉兴越剧团、江苏省镇江越剧团、南京市青年越剧联谊会共同协办的。

这次欣赏会得到了原南京铁路分局局长(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盛光祖的支持并题字祝贺。

演唱会的主要演员: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越剧名家筱水招(已故)、张玉琴蒋鸿熬、张敏,著名越剧演员张灵、俞晔及毕派弟子丁莲芳、毕继芳、徐宁生、阮建绒、周英英、王舒雯

演出剧目:毕派代表戏《血手印》折子戏花园相会、《红色医生》片段红日绿树山花开、《王老虎抢亲》片段戏豹、《三笑》片段点秋香、《林冲》片段风雪山神庙、《龙凤花烛》片段读信、《玉蜻蜓》片段庵堂认母、越剧开篇《城隍庙》、越剧名戏名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回十八、我家有个小九妹、《江姐》片段莫流泪莫悲伤、《穆桂英挂帅》、《沉香扇》折子戏、书房会、越剧表演唱《铁路之光》、《东机之曲》、《春华秋实皆芳菲》。

本次演唱会由原南京铁路分局南京东机务段工会主席袁定杰致开幕词,主持人于诚群、李春霞

1995年11月,农历乙亥年: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共设5个奖项,37人获奖。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

金唱片奖:李炳淑王玉馨王爱爱张爱珍、杨飞飞、马莉莉、戚雅仙、毕春芳、马秀英陈育明李少芳

2006年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

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17日,农历丙戌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雅歌春韵——越剧“戚毕”流派演唱会举行

在越剧百年华诞之际,为了重振“戚毕”流派艺术,一场名为“雅歌春韵”的越剧“戚毕”流派演唱会于4月17、4月18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江、浙、沪所有的优秀“戚毕”派弟子将悉数登场,演唱两位艺术家的经典保留剧目。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阔别舞台17年后,还亲自登台献唱代表剧目《卖油郎》和《三笑》。

这台演出是越剧演员韩婷婷戚雅仙的女儿傅幸文策划的。韩婷婷说:“多年前我就和戚雅仙老师商量过这台演唱会,没想到她突然故世,这件事一直情缘未了。”演出剧目:

一、早期剧目(彩唱)

《龙凤花烛·四季衣、读信》、《相思树·待郎归》、《梁祝·英台哭灵》、《文姬归汉·劝相》、《林冲·风雪山神庙》、《祝福·问苍天》、《红色医生·红日绿树》

二、保留剧目(折子戏)

《血手印·花园会》、《白蛇传·断桥》、《王老虎抢亲·寄闺》、《玉堂春·三堂会审

三、新创剧目

《玉蜻蜓·夺子》、《卖油郎或三笑选段》(毕春芳老师演唱)

四、怀念戚雅仙(戚毕派弟子)

杨文蔚朱祝芬金静傅幸文丁小蛙邹红王杭娟朱蔺戚继仙钱丽文阮建绒孙建红孙静

特邀:钱惠丽、方亚芬、韩婷婷、陈飞

2006年5月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初九日,下午: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第一场

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在谦祥益文苑开演。

举办这次专场是津门越坛推出的第一个流派专场。开演前,主持人简要地介绍了毕春芳的艺术 人生和毕派特色。然后由天津市尖山百花越剧团、谦祥益青年越剧团、天津越友会大港石化公司越剧团、马场街天马越剧团、河西文化馆越剧艺术研究会的越友们,分别演出毕派精彩折子戏《三笑·点秋香》、《玉蜻蜓·认子》、《血手印·法场祭夫》、《王老虎抢亲·寄闺》和清唱毕派经典唱段《卖油郎·叹五更》、《王老虎抢亲·寄闺》、《城隍庙》、《血手印·三杯酒》。

当演出折子戏《王老虎抢亲·寄闺》时,这次毕派专场的赞助人、宁波神农戏剧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春突然坐到台口,手举手机,把毕派演员李梅的演唱传给在上海的毕派创始人毕春芳。毕春芳在家里举着电话听后高兴地对张惠春说:“唱得很像,说白也好,乐队也好。”然后似乎有点疑惑地问:“她是天津人?”回答:“是天津人。”毕春芳赞叹说:“真不容易。”演出结束时,张惠春把这个情况向观众作了介绍,观众这才明白刚才她的举动,顿时爆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喜出望外地互相庆贺,为天津越友的表现得到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的首肯而感到无比的欢乐。

演出结束后,谦祥益文苑向张惠春赠送了特为毕派专场订做的纪念品——景德镇瓷盘,瓷盘正中是毕春芳大幅彩色剧照,上方字样是: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下方字样是:天津越友演出于谦祥益文苑。张惠春向谦祥益文苑赠送了毕春芳签名的大型画册《毕春芳舞台人生》。

2006年10月4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三日:“春韵轻音吐芬芳——丁小蛙传承毕派艺术演唱会”举行

10月4日至10月5日,“春韵轻音吐芬芳——丁小蛙传承毕派艺术演唱会”在逸夫舞台举行。演唱会临近尾声时,越剧毕派小生艺术的创始人毕春芳以80高龄登台演唱一首《红色医生》的选曲,嗓音依旧通透清亮,表演还是充满特有的喜剧气息。

2006年12月17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举行

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恰逢南京市越剧团建团50周年。由南京市文化局和南京市文联等单位主办、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和南京市越剧团承办的“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在南京电视台举行。

演唱会由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主持。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傅全香、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等曾经影响了越剧发展史的众多老艺术家逐一亮相,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越剧之路。而中青年越剧演员竺小招、钱惠丽、赵志刚、吴风花、陶琪等纷纷登台,为观众献上了《碧玉簪》、《西厢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真假女驸马》等剧目中的经典片段。澳大利亚悉尼越剧团团长秦梦等越剧名票也远道而来,献演了拿手节目。

2007年

2007年12月19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十日,19时15分:徐标新2007年越剧专场第一场

陈飞。演出剧目:

盘夫索夫·盘夫》(徐标新王志萍(嘉宾))

啼笑因缘·约会》(徐标新,方亚芬(嘉宾))

彩楼记·评雪辨踪》(徐标新,樊婷婷

《真情无界》(徐标新,邓华蔚

2008年

2008年1月8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初一日:“雅韵仙声”——越剧戚派艺术研讨暨演出活动第一天

2008年为戚雅仙诞辰80周年和逝世5周年。戚雅仙的女儿傅幸文遍邀全国各地戚门弟子聚集上海,在逸夫舞台举行“雅韵仙声——越剧戚派艺术研讨会暨演出活动”。演出剧目:

一、序幕:《迎新曲》合唱

二、戚派传统、历史、现代剧目联唱

三、折子戏片段

《教师日记·她在风雨中》(朱祝芬,余福英

《玉蜻蜓·认子、夺子、别子》(傅幸文,朱蔺,王杭娟)

白蛇传·合钵》(金静,杨文蔚丁小蛙

《梁祝·十八相送》(江浙沪越剧新人:王舒雯,陈馨琦,谢婵李晓旭章琪

血手印·法场祭夫》(嘉宾祝贺演唱:赵志刚方亚芬陈飞华雯朱俭范林元高博文周红

四、戚毕代表剧目《玉堂春》精华版

1、《游园初会》 2、《关庙重会》 3、《苏三起解》 4、《三堂会审》选场(金静、傅幸文、王杭娟、朱蔺分饰苏三,丁小蛙、阮建绒、孙建红分饰王金龙)

五、毕派创始人毕春芳以及编剧、导演、作曲、剧作家上台与观众见面

六、尾声:《怀念曲》(众弟子)

2008年1月17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老艺术家作品数字化抢救工程(音乐、越剧部分)”成果发布会举办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资料中心举办“上海老艺术家作品数字化抢救工程(音乐、越剧部分)”成果发布会。参与该项目的老艺术家孟波朱践耳吕其明黄准马革顺、袁雪芬、吕瑞英毕春芳等欣然赴会。

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长期被视为中国文化领域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电影、音乐,都是名家、名作迭出,引领风气之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记录“海派文化”成果的珍贵音像资料散落民间,即便是收藏于专业机构的音像资料,也往往因为载体、环境等原因,在长期的保存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2006年4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资料中心暨上海音像资料馆启动了“上海老艺术家作品数字化抢救工程”。项目的工作重点在于珍贵资料的抢救以及永久性留存珍贵艺术档案;同时,这些珍贵艺术档案也将在艺术家许可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视听服务,以及面向专业人士提供学术研究与参考。

截至2007年12月,“上海老艺术家作品数字化抢救工程(音乐、越剧部分)”共计完成62人的“数字化作品加音视频口述历史”的文化名人名家档案系列。

2008年5月23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时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

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

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许杰张承好孙智君王志萍郑国凤、金静、韩婷婷、傅幸文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王君安赵海英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孟莉英范瑞娟徐玉兰尹小芳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

演出在盛舒杨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何赛飞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赵志刚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

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公众微信号:iyueju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