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二桥书屋
地 址: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363号
年 代:清
结 构:砖木
类 别:古建筑
文物简介:
二桥书屋始建于清代中叶,民国时期重修,总占地面积315平方米,为“回”字型合院式建筑,因位于仁济桥与上睦桥之间而得名。
二桥书屋坐北朝南,单层建筑,石板地面,外墙砖砌,院内窗下均设槛墙,小青瓦屋面。正厅与前厅相对,坐北朝南,东、西两侧为连廊,东连廊明间设书屋大门,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
前厅面阔五间,两侧稍间与东、西连廊相连,通面阔 15.9米,建筑采用抬梁式承重结构形式,前厅共用 16 根木柱,柱下设石质圆鼓形柱础。地面为石板地面,外墙空斗砌筑,采用块石为墙基,墙下设石地袱。南侧靠南檐墙处均开设棋盘门。屋面施圆椽,覆望砖,小青瓦屋面,前檐口设封檐板,施勾头滴水。
正厅面阔五间,两侧稍间与东、西连廊相连,正厅共用 28 根木柱,形制与前厅相仿。东连廊面阔三间,南北两端与前厅、正厅相连,通面阔 6.1米,建筑采用抬梁式承重结构形式,共用 2 缝梁架。东连廊共用 4 根木柱,柱下设石质圆鼓形柱础。地面为三合土地面。西连廊与东连廊对称分布,结构形式同东连廊。天井为卵石铺地,前厅与正厅间设 1600×600 石板通道。东侧屋面阔一间,紧靠正厅东梢间,面阔 3.60米,通进深 6.14米。建筑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结构形式,共用 2 缝梁架,进深用 5 柱 7 桁,贴式为六界一层木构架。脊柱落地,分心前后,与前后步柱以双步拉接,前后双步形式相同。地面为水泥地面。东侧屋前有一口古井,井圈材质为石质,呈圆弧形,井圈直径约60厘米,厚约10厘米。
二桥书屋是清代镇江知府田祚修建的私塾,为萧山现存为数不多的私塾书屋。
-------------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