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济桥

    文物概况:

    名    称:通济桥

    地    址:余杭区余杭街道通济社区苕溪上

    年    代:明代

    结    构:石构

    类    别:古建筑

     

    文物简介:

    通济桥原名北溪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汉熹平年间(172-178)建,名隆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邑人宋文瑞重修”。建市屋于桥面两侧,以租赁收入捐资兴学。嘉庆初,抢水石(即分水角)圯,重甃巩固。教谕任昌运诗云:“通济桥跨大溪上,小店多开桥上头。一路篮舆行地稳,不知鳌背架层楼”。1937年12月24日,侵华日军焚毁市屋,并在桥头修筑碉堡。

    通济桥为三孔石拱桥,南北向跨苕溪。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桥墩迎水面筑有分水尖。桥长50米,宽8.8米,通高9.6米,矢高7.84米,中孔跨径15.4米,两边孔跨径均为12.6米。分水尖宽2米,长6米,上方各开一个溢洪券洞,以备天目山水猛涨时泄洪用,设计科学。后因苕溪拓宽,在桥北新建一座同样的桥,使两岸由北新南旧两桥连接起来,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传承。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