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临平山龙洞
地 址:临平区临平街道临平山山脊中部,东来阁西
年 代:六朝—清
结 构:石构
类 别:石窟寺及石刻
文物简介:
明嘉靖《仁和县志》载:“龙洞在临平山,自洞门至水际阔一丈五尺,高一丈二尺,其水深不可测,祈祷多应。”洞为人工开凿的细砾石(羊肝石)洞窟。早在宋代,即在岩石上凿刻佛像,是祈年祷雨之地。相传南宋时康王赵构曾避难于此。明代游人众多,人气颇旺。
山龙洞内原有雕像10余处,以龛为主,现仅存一处浅浮雕的观音坐像和一处二人对坐像保存较好,其余皆被毁。洞内东北壁刻有“翼拱之凌晨游此,时康定元年四月八日”。康定为宋仁宗年号,元年即公历1040年。洞内南壁有“窦缄”二字。2003年建造东来阁时清理深洞,发现六朝时期的釉陶、瓷片等。
2011年,余杭区文广新局、建设局对临平山龙洞进行保护修缮。
临平山龙洞为研究临平山人文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