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徐同泰酱园旧址
地 址:萧山区河上镇伟民村河上店自然村井泉街35号
年 代:清、民国
结 构:砖木
类 别:古建筑
文物简介:
清光绪三年(1877),来自富阳的徐今礼(字三春)在河上镇设酱油店,号“同泰”。随着规模的扩大,“徐同泰”和名满江南的临浦米行合作,购置田园,添设酱园。民国二年(1913),两浙盐运使司授予徐同泰“官酱园”匾额。后形成酒作、乳作、酱作、搪作、磨作五个作坊。建国后徐同泰酱园仍作为酱油厂使用,几经转制,均保留了“徐同泰”原名。徐同泰生产的酱油用料讲究,精选东北黑土地上出产的黄豆,配以东北当年出产的新小麦,加上古镇上的百年老井所出甘泉。采用前期蒸煮、制曲、发酵等多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出的酱油有“酱韵飘香百年百里”之说。在民国时,就以纯香鲜而闻名萧南,每逢岁末年尾,诸暨、富阳、义乌等地群众都挑着油瓶酱壶来购买,还远销东南亚、美国旧金山等地。
徐同泰酱园旧址位于河上店自然镇中部,旧时该地为集镇中心,徐同泰酱园正好处于街道的交叉口。旧址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现存清末民初建筑为一幢营业厅,一座管理房和一座作坊,并保存“官酱园”匾额一块,酱园的整体格局仍为传统的“前店后厂”式。2017年7月起,萧山区、河上镇对徐同泰酱园旧址进行了修缮,恢复酱园原貌,并开放酱油酿造工艺的陈列厅。还结合小城镇改造,整治了周边环境,形成了以酱园旧址为核心的文化广场,成为河上老街的有机组成部分。
“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被公布为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同泰酱园旧址是一处集物质和非物质于一体的双重身份的文化遗产。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