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求是书院

    文物概况:

    名    称:求是书院

    地    址:小营街道大学路3弄5号

    年    代:1897

    结    构:砖木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文物简介:

    院址位于上城区大学路北段,属于小营街道老浙大社区。原为普慈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杭州知府林启创办了求是书院。1901年改称求是大学堂,1903年改名浙江高等学堂,1914年因高等学制改革停办,1920年复校。几经更名,1928年改名浙江大学。

    求是书院现存主殿与偏殿。两殿均坐北朝南。主殿即原普慈寺大殿旧址,占地约552.4平方米,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主体建筑附加抱厦屋形式,平面呈“凸”字形。正立面悬挂黑底金字匾,上为隶书“求是书院”。两侧挂隶书对联一幅“梵天超法界全恁佛力巍峨妙相赛诸天  净土接篷莱煞费神工结构精严成乐土”。大殿为敞厅,明间设六扇格扇门与抱厦屋相连,地面方砖漫铺。内部梁架节点处采用替木、垂花柱、雀替等装饰性木构件,雕饰较为精美。偏殿平面呈矩形,五开间,屋顶为硬山顶。檐口部位饰牛腿、连机等木雕构件。

    求是书院的创办,标志着我省近代新型高等教育的产生,是省内学习和传播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在我省近代书院,新型学堂中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全国它是最早的文理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之一,开创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体例,对于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广阔而深远的意义。求是书院是我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有“东南革命策源地”之称。该院培养了我省首批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知识人才。一代仁人志士不断从这里涌现。求是书院的这段历史,反映了近代爱国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以“维新”救国,学“西学”为起点。求是书院的历史对今天来说也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