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仁爱医院旧址

    文物概况:

    名    称:仁爱医院旧址

    地    址:潮鸣街道环城东路38号

    年    代:民国

    结    构:砖混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文物简介:

    仁爱医院旧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环城东路38号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属于潮鸣街道石板巷社区。仁爱会创立于1633年,是个国际性的天主教修女会,总会设在巴黎。仁爱会办有医院、学校、育婴堂,由修女充当其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清咸丰年间传入中国,后在上海设仁爱会总院,清同治七年(1868)在杭州天汉洲桥(即今中山北路)创立仁爱会分院,称“仁慈堂”。1922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产在刀茅巷的石板巷创办的仁爱医院(又名圣心医院)系仁爱会在杭州的分院,直属于上海仁爱会总院,医院均由外籍修女出任院长。 1928年秋天,英籍大姆姆彭(修女)出任医院院长时,在原有修女楼屋住宅、男女病房楼屋各1幢及医师住宅1所的基础上,又修建了1座哥特式教堂和X光室、施诊所、免费病室、海星小学校舍等。 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6月医院改名为杭州红十字会医院。

    仁爱医院旧址现保存下来五幢建筑,由环城东路38号医院大门入内,即有两幢红色清水砖砌筑的建筑;南幢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为二层砖木结构四坡顶,墙面辟平窗,两层外墙之间饰以水平线脚。北幢建筑与南幢建筑以院路相隔,平面呈“L”形,为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建筑,坐北朝南,其南立面主入口辟尖拱门,现做医院放射科。南幢建筑以西,亦有一幢二层建筑,坐北朝南,红色清水砖外墙,砖木结构坡屋顶,现为红会医院结核病病房。该病房建筑以北,即教堂建筑。教堂以西,另有一幢二层红砖建筑,坐西朝东,其南部一段应是仁爱医院原主入口,现仍留存有塔斯干式圆柱。

    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坐北朝南,平面略呈“十”形,占地面积约为358平方米,砖木结构坡屋顶。主入口两侧各设一根科林斯式柱头的圆砖柱。建筑外墙均开尖拱窗,施彩色玻璃。平面自南向北依次为主厅、圣坛和灵修室;主厅地面铺设花纹雅致的地砖,两侧墙面各施七组科林斯式圆壁柱,构成室内高敞的尖拱穹顶;主厅南端有一唱经台,设旋转式楼梯以通上下;圣坛与灵修室之间以砖墙相隔,灵修室平面呈“八”字形,两侧墙面各辟一尖拱门连通内外。

    仁爱医院是由外国教会组织创办的,以西医体系建立的医院,真实地反映了外国宗教组织在中国兴办慈善事业、传教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院中五幢建筑保存较好,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人文内涵和统一环境氛围的整体。教堂的哥特式建筑类型和风格在杭州极为少见,建筑用材考究,注重细部装饰,其中地砖、彩色玻璃等品质高档的建筑材料都从法国进口,具有较高的科研、建筑艺术价值。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