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山阴古道(萧山段)
地 址:萧山区进化镇东山村与诸暨市店口镇交界
年 代:宋—民国
结 构:土石
类 别:古建筑
文物简介:
山阴古道起始于萧山临浦,沿进化溪上溯,穿过瀛湖坂,到黄家闸过山头埠至马家店……至七郎坪(今吉山)上沙池就进入螽斯岭古道,坡度逐渐加大,转过山口豁然开朗,现一山村曹坞(今东山),穿过曹坞岭道呈倒Y型,往东西过李家岭通绍兴双桥头、夏履桥,往东南就是螽斯岭,越岭可达诸暨大山坞、山后坞、店口镇。
山阴古道全长30多公里,现保存较好的螽斯岭古道占其中三分之一,是山阴古道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因状如螽斯,故名螽斯岭。岭顶原有一界碑石,上书“其貌不扬”四字。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萧山、诸暨、绍兴三县之界,绕碑一圈即走遍三县。
螽斯岭历史悠久,相传岭顶有一寺庙(现重建寺庙处),每逢正月十五附近几十个村的人们都会来赶庙会,甚至有剧团演出,这个传统一直沿袭至建国初期。寺庙后面相隔百米有一金地,名为四姑庵,有茶园二三十亩,园中有眼古井,终年不涸,据传盛唐时期有四个尼姑在此结庵修行(遗址尚存),鼎盛时期尼姑有200来人。螽斯岭上一寺一庵与相隔三里外的大岩寺常有法事来往,当时的螽斯岭盛况空前,地处三县交界,临浦市场繁荣,三县人民皆来往于此。
螽斯岭古道原是羊肠小道,后曹坞有陈门寡妇出资协同村民捐款修铺成型,古道全线由二三十厘米宽的方形石头铺就,供人歇脚凉亭建有三处,现存一个螽斯岭凉亭。古道两侧竹林成海,古木参天,沿溪而上,进化溪由此发源,蜿蜒穿村至西小江。如今螽斯岭已经失去交通要地的作用,唯有善男信女会上岭烧香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