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杭徽古道(临安段)
地 址:临安区清凉峰镇
年 代:明—民国
结 构:土石
类 别:古建筑
文物简介:
据明代《徽州府志》载:“自睦州青溪县界至歙州路皆鸟道萦纡。三国贺齐出守新都,凿连岭,以通江浙。隋末汪华起兵保州,凿箬岭,以通太平。”自彼时起,以歙县为中心,逐步形成九条出境古驿道,俗称“九龙出海”,徽杭古官道即其中之一。徽杭古官道自歙县城东北行100华里,经渔梁、鲍家庄、呈村降、北岸、霞坑、苏村、杞梓里、三阳、竹铺至昱岭关(皖、浙省界),出关前行至浙江昌化县城,通杭州。古道过境昌西段约25公里多,除竹铺至昱岭关段为山岳地带,岭峻路险,路宽仅2尺左右,其余路段为丘陵地带,路宽3尺左右,多为石板铺筑。这条古驿道是古代徽州通杭州的主要陆上道路,俗称“徽杭大道”。直至1933年杭徽公路全线通车,此古道路基大多被公路所占,逐渐荒废。
杭徽古道自颊口桥东端折向西北,沿马啸溪直至浙皖边境浙基田。不远就进入徽杭古道的雄伟关隘,被称为“江南第一关”。过关便进入清凉峰北侧的绩溪境内。关脚有岩口亭,上书“径通江浙”。拾级登关,山势陡峭,巨岩夹峙,逍遥溪咆哮其间。北岩又有二米长花岗石板嵌入,另一大半悬挂于空,筑成栈道。自岩脚至山顶关口,凡1400余级。关口由4根石条横架而成,关门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落款为“同治二年里人建造,邵道棠题”。同治二年即1863年。面关而立,有飘飘欲仙之感。关东有施茶亭,旁岩而建。相传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经此,北上抗日先遣队19师亦经此与方志敏部汇合。因岩壁险惊,公路无法通行,故此段古道约15公里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