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径山寺遗迹(含宋孝宗御碑、径山钟楼、明代铁香炉)
地 址: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径山寺
年 代:南宋、明
结 构:混合
类 别:其他
文物简介:
径山寺遗迹位于余杭区径山村,现径山寺东北500米处,喝石题刻旁,天水坑上方山坳里。径山寺为径山开山始祖法钦始建。唐天宝元年(742),名僧法钦至径山结庵,后建“径山禅寺”。至南宋,径山寺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刊刻《大藏经》,为弘扬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遗址长约50米,宽约40米。坐北朝南,地面建筑已无,仅见部分块石基址,地面散落若干砖瓦。地面遗址旁山壁上留存有“佛圣水”、“圣寿无疆”等摩崖题刻。
宋孝宗御碑位于现径山寺旁。南宋乾道二年(1166),孝宗幸游径山,亲笔御题寺额赐之。碑通高5.5米,碑身高3.26米,宽1.34米,厚0.4米。正面有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八个正楷大字。额篆“皇帝御书”四字,四周刻云龙盘护,下座刻有细字,漫漶不清,四周刻花草纹。上额已蚀化严重,剩数块残石。碑座赑屃头足全无,形同顽石。碑阴刻有南宋嘉泰三年(1203)由翰林学士楼钥撰写的《重建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之记》全文,正文楷书,28列,共1508字。碑已加固并建亭保护。
径山钟楼位于径山寺大雄宝殿东南,朝阳峰西坡。清嘉庆《余杭县志》载,钟楼初建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现钟楼为2015年重建,内存有明永乐元年(1403)冶制的大铜钟残件、历代祖师名衔碑。
永乐大钟薄牢盘顶,通高2.4米,口径1.8米。钟肩为莲花图案,中有腰带,钟唇波浪形有如意花纹。腰带上下各有四个框,框中镌缘助者姓名和铭文,以及“皇图永固,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十二字。钟上另有由第60代住持呆庵普庄禅师撰写的铭文一篇。
历代祖师名衔碑由第51代住持古鼎祖铭禅师立于元至正庚寅年(1350)六月,碑高1.41米,宽0.66米,厚0.16米。碑阳镌历代祖师法名、故乡、俗名、忌辰等内容。碑阴有祖铭书、四明汤文镌《五峰诗》共5首。碑现断为两截。
径山寺大雄宝殿前放置有明代铁香炉一尊。炉身由香炉、香亭、盖顶三层组成,盖顶葫芦及香亭烟窗残缺不全,残高2.7米,炉腹周长3.53米。香炉三足两耳,炉身有“万历岁次戊午(1618)季春吉旦”铭文。香亭一层烟窗铸有楹联:“带月吐青霓,和云飞彩凤”。现香炉顶盖已予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