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地 址:笕桥机场内
年 代:民国
结 构:砖混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文物简介: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东接笕桥机场,西邻机场路,南近笕桥路,北靠笕丁路。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军校航空班的基础上,择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春,校舍和机场等建成。抗战爆发后,航校先后迁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尔,并改名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而笕桥机场作为空军的主基地使用。至抗战胜利学校又迁回杭州原址。1948年冬,迁往台湾。目前航校旧址留存的建筑主要有办公楼、“醒村”别墅群、空军杭州机场医院等。“醒村”别墅群是供当时美国顾问和国民党高级官佐居住的区域。目前还保留9幢独立式小别墅,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除5幢、6幢东南向外,其余均坐北朝南。平面上除30、39号楼采用不规则平面外,另外都为长方形平面。别墅均高2层,砖木结构,台基作有防潮孔,屋顶采用木屋架,1—6幢别墅顶上开方形或弧形老虎窗。多数别墅都有高耸的烟囱。其中的36号楼又叫美龄楼,为宋美龄在航校的旧居。办公楼主体建筑部分为四层砖混框架结构,平面似“卫”字的上半部分,建筑体量较大,平屋顶。主体建筑轮廓呈中间高,两边逐渐下降的“双向二级阶梯形”,使正立面成“土”字形布置,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构图表达了“保卫国土,八方平安”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航校的建校宗旨。空军杭州机场医院东南向,平面长方形,主体2层楼,为砖混结构建筑,砖砌台基,一、二层立面均为敞开式外廊形式,走廊两头以砖墙砌封,长方形青砖廊柱将立面分隔成11开间。坡屋顶,盖机平瓦。屋顶中间位置建一防空炮台,用青砖砌筑。建筑内部中间为通廊,两边为房间,水泥地面,1楼作门诊部,2楼为住院部使用。
笕桥中央航校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空军培训基地,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空军人才,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航校旧址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类型独特,对研究民国建筑、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军校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