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概况:
名 称:功臣塔及功臣寺遗址
地 址: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功臣山山巅及南麓
年 代:唐、五代
结 构:砖石
类 别:古建筑、古遗址
文物简介:
功臣塔因位于功臣山山巅而得名。塔由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建于后梁贞明元年(915年),为四面五层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塔体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外壁每层每面设壸门、兼柱和倚柱,隐出做法,腰檐用平砖叠涩法伸出,下设补间铺作三朵,五铺作支椽;门下设平座,平砖叠涩法伸出,四铺作支椽,三层以下设斗拱。
功臣寺遗址位于功臣山南麓。遗址海拔高度59米,背依功臣山和功臣塔,南临杭昱公路和钱坞垄水库,向东500米为钱氏祖墓,西为钱鏐墓案山—石镜山。
1982年杭州市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调查。2003年临安市文物部门对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是一处大型佛教廊院式建筑遗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先后清理出部分早期建筑的基址、局部的围墙基址、砖(石)制排水沟、砖砌路、天井铺地及一些残损的砖瓦、吻兽和陶瓷器。遗址呈中轴对称的廊院式平面布局,整组建筑应由三进建筑组成,从南至北依次为前殿—天井、两侧钟楼类建筑物—大殿、东侧附房—天井、过廊—后殿及左右厢房。三组建筑依次置于三个台地上,呈三级布局。婆留井位于大殿东侧附房南端,为唐代构筑物。遗址发现的建筑基址、砖(石)制排水沟、天井铺地及出土砖瓦、吻兽和陶瓷器等遗存的质材、形制、体量等符合唐末至五代建筑风格,与文献史料相比对,可以认定该遗址即吴越国王钱镠“舍宅为寺”的功臣寺建筑遗址。
功臣塔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一座砖结构方塔,沿袭了唐代方塔的遗制,为唐、五代时期方塔的代表。功臣寺遗址保存较好,布局完整,体现了五代时期佛教寺院的布局特征,为研究钱镠和吴越国时期的佛教寺院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规划图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