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濮振声起义旧址

    文物概况:

    名    称:濮振声起义旧址

    地    址:桐庐县瑶琳镇高翔行政村石青自然村

    年    代:清

    结    构:混合

    类    别:古遗址

    文物简介:

    濮振声起义旧址包括濮振声故居、起义址殿山庙、濮振声墓,原分三处分别公布,2000年调整合并于一处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濮振声(1844-1907),字景潮,分水招贤乡石青村(今石青自然村)人。清同治年间(1862-1874)贡生,以训导衔候选在家。濮家境殷实,慷慨仗义,精击技,善医道,为就近六县客民总董事、白布会首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以保护乡里为名,创办团练,称“宁清团”,加紧组织反清武装力量,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被囚禁于仁和县狱,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病殁于狱中。

    濮振声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西朝东,三面环山,居高临下,占地面积163平方米。石木结构,双坡硬山顶,马头墙,三开间一弄两厢三合式楼房。大门前有小地坪,地坪石坎高2~3米,长约20米。

    殿山庙是濮振声誓师起义处。光绪二十八年,桐庐及邻近各县仇教事件频发。濮振声见机于11月率白布会众,以灭天主堂为名,誓师殿山,传檄起义,响应者不下万人。首战横村埠,义军大获胜利,拟进军桐庐,出严州会合赣、皖党人共谋大举。清政府震惊,急派大军镇压。义军与清军苦战数日后,向分水方向撤退,拟从分水出於潜、昌化入皖。不期清军蜂拥而至,义军被围困于百岁坊。激战竟日,义军损兵千余。濮振声见前后均有清兵堵截,而各地会党又未见有响应,知事难成,为免义军和追随乡民无辜流血,毅然与儿子挺身就缚。其子濮厚贤被杀,濮振声被囚禁于仁和监狱。次年冬,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魏兰往见濮振声,得濮介绍信数封、名片数十张,借以联络各地秘密会党。

    濮振声墓位于石青村火墙里,其子濮厚贤亦合葬于此。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