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安楼

    文物概况:

    名    称:文安楼

    地    址:桐庐县富春江镇茆坪行政村茆坪自然村

    年    代:民国

    结    构:砖木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文物简介:

    民国十年(1921)前后,康有为应俞子联邀请来桐庐,其间两次去俞子联儿女亲家茆坪胡儒艺家。1922年,俞子联建嘉欣园,胡儒艺亦于1925年建文安楼,1927年竣工。1947年至1949年间,文安楼曾作为金萧支队江东联络站使用。1951年,文安楼主体建筑征用为乡政府驻地。1958年乡政府迁出,文安楼作为茆坪村(当时为茆坪大队)村委办公场所。1983年落实政策,文安楼归还胡儒艺后人胡宗陶先生等人居住。

    文安楼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前院为货栈,临街店面房五间,内院卵石铺地,供竹、木、柴、炭堆放。内院后为文安楼等居住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20平方米,由主楼、抱屋和院落组成四合式二层楼房。主楼平面呈矩形,砖木结构,马头屏风山墙,五开间四厢三进。正立面檐下饰有罗马风格的图案,用水泥贴塑工艺修成牌楼式大门,将中西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在一起。为纪念胡氏源出湖南文安,牌式门楼上书“派衍文安”四字,文安楼因此得名。

    主楼前进梁架用三柱五檩,石板天井与前、中进地面齐平,自西厢可进入西院。中进梁架用五柱七檩,后天井两侧为厢楼,天井中建有鱼池。自东厢廊可进后院。中进楼上西墙开有一门,挑出一座四坡屋顶的亭式木制阳台,形似吊脚楼,颇具特色。东墙外建有三合式抱屋,二层楼房,作厨房及佣工住宿,土改时分给他人,已倒塌不存。主楼西墙外有一小院,原为花园。后院则是菜园、猪圈、柴房。

    文安楼建筑保存较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将文安楼作为联络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来茆坪视察,在此休息用餐,如林业部长、公安部长、省市领导林乎加、王芳等,留有不少史话;茆坪村及文安楼还多次接待电影拍摄,如《珍珠衫》、《无国界战争》、《周恩来》等。文安楼不仅是民居,也是当时浦江、桐庐、建德三县交集地区山货集散地的历史见证。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