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山窑址

    文物概况:

    名    称:后山窑址

    地    址:建德市大慈岩镇陈店村窑口自然村后山南坡上

    年    代:宋

    结    构:土石

    类    别:古遗址

    文物简介:

    后山窑址所在处为一山间土丘,南侧有一水塘,西北侧平地现为耕地,种植荷花,东侧为农户聚集区,有溪流在村东北侧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乡间公路东北—西南向穿过窑址堆积。

    窑址堆积主要位于土丘北部及其西侧凸坡。窑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面积约4000平方米,堆积厚度0.5-1.2米。地表随处可见散落堆积,根据地表瓷片、窑具残片等分布情况看,以乡间公路为界,高于乡间公路的坡地上,堆积相对单一,以韩瓶和支座为主,基本不见其它器型残件,而低于乡间公路的坡地上,地表采集遗物类型相对较丰富,瓷器施釉,制作较精,窑具可见匣钵、垫圈等。

    后山窑址所产瓷器制作上有粗、细之分。韩瓶、罐类器物制作较粗,黑胎,胎质粗,施釉多不匀,釉色多灰青色,或偏黄、褐,器型欠规整,裸烧而成,表面多较粗糙,散布窑渣。制作较精者有执壶、碗等,胎色深灰,较细,青釉,偏灰、绿、黄等,部分产品釉面泛黄白点,或为蓝色、蓝白色窑变釉,施满釉或施釉不及底,施釉处釉层均匀,成型多较规整。韩瓶与碗等其他类型产品分窑专烧,体现了其在烧造时分工的细化,可见当时对韩瓶的需求量较大。

    后山窑址面积大,堆积丰富,烧造瓷器中又不乏制作较精者,而且也产窑变的类钧釉瓷器,地理位置接近窑坞窑址,在胎料、釉色、装烧方法上两窑产品特征相仿。此类产类钧釉器窑址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浙江地区类钧釉或仿钧瓷器生产情况,与北方钧窑关系、以及器物类型所具有的地方特色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