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福寺遗址

    文物概况:

    名    称:万福寺遗址

    地    址:建德市大同镇溪口村万福寺自然村西竺山

    年    代:清乾隆年间(1736-1795)

    结    构:砖木、石构

    类    别:古遗址

    文物简介:

    万福寺旧称石佛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易名为万福寺,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钟鼓楼、藏经楼等56间,寺僧百余人,寺田三十余亩,为原寿昌县最大的寺院,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香火颇旺,是周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寺院。

    万佛寺现存的大雄宝殿和三间寮房,据寺中石碑碑文记载,应为清乾隆年间所建。一尊释迦牟尼石佛头像应为石佛寺初建时遗存。现今安放在山门外的一尊七宝如来经柱为明崇祯六年(1633)的遗物。此外,还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立的《翁氏燃灯碑记》一块,乾隆六十年(1795)立的《青田碑记》一块,碑文记录了当年寺院鼎盛时期的境况。

    1993年重修万福寺,新建了影壁、山门、天王殿,后又相继建成了药王殿、圆通殿、般若讲堂等建筑。重修后的万福寺占地约2000平方米,已形成一处初具规模的佛教建筑群。万佛寺正门檐枋悬“万佛寺”匾额,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天王殿,四大天王左右巍巍而立,中间佛龛前弥勒后韦驮,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宝像庄严,两旁降龙伏虎等十八尊罗汉形象各异,仪态万方。《翁氏燃灯碑记》嵌在左侧山墙内,《青田碑记》嵌在右侧山墙中。大雄宝殿左侧是新建的药王殿,右侧为圆通殿、般若讲堂。重建后的万佛寺殿宇巍峨,钟梵清响,香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