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文物概况:

    名    称:清泰第二旅馆旧址

    地    址:上城区仁和路22号

    年    代: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

    结    构:砖木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文物简介:

    清泰第二旅馆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由张恂伯等合伙开设,原位于城站下羊市街,民国二十二年(1933)搬建至现址。

    清泰第二旅馆创建后,同盟会主要成员王金发、顾子才等经常出入,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下榻。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府将原来的旗营开辟成湖滨新市场,旅馆于民国二年(1913)从下羊市街迁至湖滨延龄路(现延安路),民国二十二年(1933)又迁移到仁和路44号(现仁和路22号),之后,许多知名人士邵力子、沙千里、沈雁冰、于子山等均出入过该旅馆。抗战期间,旅馆曾被日寇占用,内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将旅馆收回。1956年旅馆实行公私合营。后旅馆改称群英旅馆,又改名为群英饭店,并沿用至今。

    旧址占地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坐北朝南,总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正门位于仁和路的北侧,大门立面墙体高耸,饰壁柱,墙头砌成锯齿形,墙面用黄色釉面砖饰以几何纹,门两侧墙体系八字墙。建筑共有五进,均系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每进建筑的方形木柱均用美国洋松制成。客房排列有序,并设内走道作内部的流通、联系空间;上、下层以木楼梯连通,各间房均施木质门、窗,铺装红漆地板;室内空间高朗。各进两厢都筑二层楼房前后相连,每两进之间,上下两层都设走廊并互相连通,形成走马廊式的回廊,二层回廊施铸铁栏杆围护,一、二进之间居中又设二层通廊贯通前后。各进之间有天井。

    清泰第二旅馆是民国期间杭州市较为著名的饭店之一,作为民国期间杭州旅馆业的物质实体,沿用至今总体布局未有大的改动,是研究民国旅馆建筑的佳例。其九十余年的变迁史,从一个侧面记载着杭城的商业发展及城市面貌的变化。

     

    -------------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