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

    文物概况:

    名    称: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

    地    址:临平区塘栖镇

    年    代:明、清

    结    构:石质、土石

    类    别: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

     

    文物简介:

    塘栖乾隆御碑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水北街74号民宅北侧,刻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该碑原先位于原杭州水利通判厅(添设府)内,民国初府址被毁,而碑尚存,崇裕丝厂首任厂长卢锦江建卢宅时,将碑砌入墙内,后得以保存。碑通高5.45米,其中碑额高1米,宽1.5米,额上浮雕双龙戏珠纹;碑身高3.35米,宽1.4米,厚0.5米;须弥座高1.1米,宽1.8米,厚0.8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楷书,记载乾隆十六年,弘历帝南巡,为表彰浙江受灾后未拖欠钱粮而蠲免地丁税三十万两,将“圣谕”勒石,晓喻官民一事。碑文四周镌云龙纹。此碑是浙江省境内现存为数不多、尺寸较大的乾隆御碑,具有较高价值。

    水利通判厅遗址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水北街东段。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督抚胡宗宪、巡抚御史周斯盛请于朝增设水利厅,主捕盗。嘉靖四十年(1561)夏四月,移水利通判守塘栖,开署祈堂庵之东。隆庆三年(1569)八月,通判罗星以署在墟墓丛薄间,与民居悬隔,请诸当道移置西半里许,即今水北街耶稣堂之西。清初废。水利通判厅遗址是运河沿线一处重要的宫殿衙署遗址,属运河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反映了运河的航运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情况,是研究运河管理体制的一处重要遗址。

     

    ------------- 点击查看大图-------------